best365体育app下载官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best365体育app下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修订)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8日 10:07 来源: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切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一旦发生校园疫情,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根据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徽省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第三版)》要求,特修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完善组织指挥体系,从严从紧、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疫情应急处置。

(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护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全力以赴组织救治和集中管理。采取更加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校园分级管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和纾困解难。

(三)属地管理,快速反应。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疫情监测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并第一时间向属地疾控机构和省教育厅报告。

(四)联防联控,科学应对。在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与疾控机构指导下,学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属地积极开展联防联控。争取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学校与教育、卫生、家庭、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多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

(五)灵敏监测,精准防控。建立应急监测制度,全面掌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家校联动,动态对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一同监测,精准摸排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及其与高危人员接触史,建立健康管理台账,提高监测灵敏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尽力避免学校突发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

二、组织体系

学校成立校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杨 兵朱德顺

副组长:王义宁汪建利郑来纪

组员:陈国平程坚孙增响付金沐张明玉宋华平 王家云朱昌杰吴玲陈杰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及联防联控组、流调转运组、监测组、健康监测及人员管理组、校园管控督查组、志愿服务保障组、心理危机干预组、后勤保障组、环境消杀组、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组、教学运行组等11个工作小组,与属地卫健、疾控、公安、网信、环保、街道、社区等协同开展相关工作。

领导小组在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杜集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决策、指挥、协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各工作组开展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应急处置举措。

各工作小组具体工作职责

(一)综合及联防联控组

负责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对接杜集区疫情处置专班、省教育厅、属地防控部门,协调落实相关工作要求;负责疫情信息、工作信息、动态信息的汇总报告工作;负责召集组织会议,加强与各工作组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有关工作。(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

(二)流调转运组

在属地流调专班领导下,配合进行现场流调(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等),协助甄别校园内密接、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群;协助做好相关人员转运工作;全面收集和分析师生健康信息,提出防控建议。(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后勤保卫处、基建处、各二级学院)

(三)检测组

制定全校师生员工抗原及核酸检测方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抗原自检工作,协助做好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检测分工安排和其他配合工作;跟进抗原及核酸检测结果,并及时进行反馈。(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后勤保卫处、基建处、各二级学院)

(四)健康监测及人员管理组

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做好学生、教职工、经营场所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基建工人等管理,落实校内师生员工健康日报告等制度;及时掌握师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以及其他突发疾病情况,并对外联系医疗机构。(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后勤保卫处、学生处、人事处、基建处、各二级学院)

1、学校配备校医。学校医生具有由专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担任,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培训,负责学院疫情防控专业技术指导。后勤保卫处要做好对校医务室的日常管理监督。

2、设置隔离观察室。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每万人40间的要求设置足量隔离观察室。隔离观察室的选址、通风条件、消毒措施、物资和人员配备等符合规定。制定落实医学观察期间管理措施及流程规划。

后勤保卫处要保障隔离观察室配置充足防疫物资。储备充足的隔离室防护用品(水银温度计、KN95级别及以上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护目镜、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胶鞋、医用垃圾袋、医用废物桶),空气消毒用品〔紫外线灯(移动、悬挂式)、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75%乙醇消毒液〕、手消(普通洗手液、免洗洗手液)、呕吐物、排泄物消毒用品(固体过氧乙酸呕吐应急处置包)。加强对隔离观察室的日常管理。

3、每日晨午(晚)检。学校实施晨午晚检制度。学校办公室每日定时汇总,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早晨、中午通过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进行测温。各单位负责人要对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晚上住校学生每天晚自习前,由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进行体温检测,辅导员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额头温度≥36.8℃或腋下温度≥37.3℃,后者更为准确)、乏力、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粘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黄疸、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4、因病缺勤追踪登记。辅导员每日登记缺课、早退的学生,追踪缺课、早退原因,并做好记录。坚持落实晨午晚检查,观察、询问、了解每个学生健康状况。同时要密切关注因病缺课的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因病缺课的学生联系工作。发现有学生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或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时,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按照学生-辅导员-学院-学生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职员工-所在单位(部门)-人事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后勤服务人员-后勤保卫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基建工人-基建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流程做好每日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于当日定时上报给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5、指导师生做好正确防护。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外出回来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

每4小时更换一次性医用口罩。在此期间,若无明显脏污、变形、损坏,可重复使用;若口罩被污染,应立即更换,不可重复使用。每人需准备一个清洁、透气的纸袋存放个人医用口罩,并标记姓名,确保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要做到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洁手部;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坚持每日健康打卡,报告健康状况和接触新冠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及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马上告知老师或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若发热(额温≥36.8℃或腋下体温≥37.3℃,后者更为准确),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到学校指定隔离观察室或健康观察室休息,必要时及时送诊。

(五)校园管控督察组

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和校门管控要求,根据封控级别,划定健康管理区域,布置警戒线,设置单向通道,对校内各幢楼宇出入实施管控;负责校园各区域24小时安全巡查。(责任单位:后勤保卫处)

严格管控校门。在校门口设置警戒线,实施“一测二核三查四通过”流程:测量体温,核对学生返校申请表,查看安康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记录以及省外学生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核对与检查无误后,方可进校。

所有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非必要”“非申请”严禁进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进入校园的,门卫报后勤保卫处经批准后,严格按照流程对外来人员进行“两码一测”而后登记造册。

疫情防控期间、本校教职工及食堂物业工作人员出入学校大门需佩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学生如有特殊原因出校门必须严格履行相关请假手续。

(六)志愿服务保障组

负责师生宿舍楼宇综合管理;落实楼宇内宿舍师生日常生活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师生党员突击队、青年团员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志愿者技能培训。(责任单位:后勤保卫处、党建办公室、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七)心理危机干预组

组建心理健康应急团队;稳定全校师生员工心理状态。重点关注新冠病毒感染者和隔离师生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排查识别需要干预的目标人群。(责任单位:学生处、人事处、各二级学院)

开展心理疏导。迅速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组建心理疏导专家团队,加强家校沟通,组织心理专家采取“一对一”等方式,对涉疫师生员工进行心理疏导,舒缓心理压力,防范心理危机事件。指定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管理的师生员工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并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同时,通过心理辅导课等形式做好其他师生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

(八)后勤保障组

负责全校师生员工饮食、生活消费品供给保障;负责防疫物资储备与调配,确保各类防疫物资、生活物资供应充足;负责水电气保障;做好饮用水、快递服务等。(责任单位:后勤保卫处)

1、防疫物资储备调配到位。强化属地责任,多措并举筹措防控物资,确保一次性医用口罩(2个/人/天,一个月用量,约15万个)、额温枪(10个/1000人,约30个)、玻璃体温计(1支/宿舍,约660支)、洗手液(2瓶/100人/天,一个月用量,约1400瓶)、84消毒液(2瓶/标准版/天,一个月用量,约56瓶)、一次性防护服(100套,根据校医需要配备)、N95口罩(2个/人/天,按照直接参与校园防疫人员配备,一个月用量,约400个)等物资储备充足、台账齐备;按照要求设立一定数量隔离观察室、水龙头;保障洗手盆、口罩等废弃医用物资专用垃圾回收设备配备齐全。

2、生活物资供应与储备。加强校内食堂、超市、便利店等经营场所生活消费价格监控,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和储备充足、供应有序、价格稳定。

3、加强食堂疫情防控。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台账管理、采购验收、食品贮存、加工制作、饭菜销售、食品留样、餐饮器具清洗消毒等制度,规范作业、无违规操作行为。在食品加工、贮存和销售过程中没有交叉污染、没有烧熟煮透等突出问题;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上墙;每周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划定1米等候线,就餐排队候餐保持1米以上距离,增大用餐座位间隔,采取错峰就餐、错位落坐、延时供应、打包带走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并且单独设置施工人员就餐通道。做好餐厅通风消毒管理,确保就餐场所通风良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落实员工晨午体温监测制度,避免人员聚集。食堂设置手消或洗手区。

(九)环境消杀组

按照操作规范与流程,定期对相关区域、设施进行清洁消杀;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责任单位:后勤保卫处)

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省、市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教室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按照操作规范与流程,定期对相关区域、设施进行清洁消杀;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

加强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负责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消毒工作;各教室和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师生做好手卫生。

1、消毒的基本原则:

(1)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

(2)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其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

(4)75%酒精易燃,不提倡大量购置75%医用酒精;

(5)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2、含氯消毒剂的配制。

一般选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和含氯泡腾片。配制达到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方法如下:

有效氯浓度500 mg/L含氯消毒剂配制

84消毒液。其有效氯含量为5%,按照1份84消毒液加100倍的水稀释即可。

消毒粉。其有效氯含量为12%-13%,每小包20克。每小包消毒粉加水4.8升。

含氯泡腾片。其有效氯含量为每片480毫克-580毫克,按1片加1升水配制。

所有含量消毒剂配制后,搅拌均匀,等半小时后使用。

配制消毒剂时佩戴口罩和手套。

若配制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时,水量加倍;配制有效氯浓度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时,水量减半。

3、消毒措施及要求。

(1)门岗区消毒措施。门岗室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2)教学区消毒措施。完成校园环境整治,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公寓(宿舍)、超市、厕所、电梯、楼梯和扶手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消毒。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

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

(3)办公区消毒措施。办公区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进行消毒,每日两次。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4)公共卫生间消毒措施。公共卫生间必须配备充足洗手液。在公共卫生间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设有充足的洗手设施;配有足量的自来水龙头,每个卫生间提供足量的洗手液。

(5)学生宿舍消毒措施。

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1次。

(6)生活垃圾桶消毒措施。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并袋装化、日产日清,及时收集清运。每日对盛装容器、设施及作业场地消毒。

(7)教职工住宅区消毒措施。

每天对校区重点区域进行消毒。校区保洁员在清收垃圾和消毒作业时必须佩戴塑胶手套,手套每天下班前进行全面消毒。生活垃圾清运员在清理楼栋垃圾堆放点垃圾前先用消毒剂喷洒30分钟过后再进行清理。

(8)加强对电梯的消毒、通风。

定期对电梯环境表面(电梯周边、人群经常接触的按键、扶手、轿厢门壁等)进行清洁和消毒杀菌,一般一天不少于1-3次,遇有污染或明显污渍时应随时清扫并消毒。做好每日消毒记录,并在每楼层电梯内配置手消,一次性纸巾等物品。

(9)校园超市消毒措施。

营业前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清理场所内积存的杂物垃圾,做到卫生无死角。有条件的,可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预防性清洗消毒。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在营业前和结束后各消毒1次,可根据客流量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10)食堂消毒措施。

工作人员戴工作衣帽、口罩进入操作间并洗手消毒。天气适宜,全天候开窗通风;对食堂公用设备和室内环境使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进行消毒,每日2次。

餐具实行“一人一具一餐一消”制,使用专业化的消毒餐具或一次性餐具。配足自来水龙头,提供洗手液。

(11)校园快递场所消毒措施。

快递场所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每天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校园快递服务站区域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2天,返校后每日两次。快递人员严格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保持包裹的清洁。师生取件需全程佩戴防护口罩,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

(十)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组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处置突发舆情,消除负面评论,引导正面舆论;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关心特殊学生群体;做好家校沟通联系工作。(责任单位:党建办公室、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1、加强宣传咨询和舆情引导。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建议师生员工调整出行安排,减少不必要的群体聚集活动。做好对疫情防控的咨询工作,帮助师生消除恐慌心理,做好舆情引导。

2、做好学生和教职工防控知识培训。做好师生疫情防控知识的线上或线下教育与培训,包括个人卫生防护、健康生活方式、上班或上学健康要求、上课卫生要求、进餐卫生要求、心理健康维护等。

(十一)教学运行组

因疫情停止线下教学和实习活动时,执行在线教学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师生线上教学工作;根据情况延迟考试时间,调整考试形式;安排线上健康教育等。(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应急处置

及早发现并报告疫情

如在校园内发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办公室要在2小时内向杜集区疾控机构报告,同时向省教育厅汇报。按照《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公布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咨询电话和疫情信息上报联系方式的通知》(皖教防控〔2022〕5号)要求,2小时内电话报告省教育厅,并通过全省教育系统疫情填报系统(http://xmgl.ahedu.gov.cn/twy)“涉疫紧急情况”栏目上报相关信息,包括核酸检测结果、隔离观察情况、学校封控情况等,根据事情发生进展及时更新续报。

如不在校内,也应立即向属地防控部门和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发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后,应第一时间转运至学校内或周围具备隔离条件的临时留观室进行临时隔离,做好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并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进行闭环转运。学校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领导小组宣布由常态化疫情防控进入应急状态。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准确、快速部署校园各项应急防控举措,精准发布各项工作指令,高效指导全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实施校园管控与封控

校园出现疫情后,第一时间请示杜集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门,进行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划定管控,并实施相应封闭分级管理(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另行要求的,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执行):原则上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的学校实行校园“封控”;出现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切接触者)的学校实行校园“管控”。暂停校内一切线下教学活动,师生员工就地(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待命;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精准划分校内封控区和管控区,并落实管理措施。根据校园疫情形势进展,及时调整校园封闭分级管理等级。具体实施方案遵循《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校园封闭分级管理指引(第一版)》。

实施校园疫情封闭管理时,立即加强校门口安保和校内安全巡查,严禁师生在校园内道路及公共场所逗留,加强校内楼栋的物业门卫值守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确保全体师生进入相应房屋单元。确定一个校门进出,其他校门一律关闭。除疫情防控需要,在封控管理期间校门实行“不进不出”,管控管理期间实行“只进不出”。运送生活和防疫物资的驾乘人员,交验相关证明,配合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卡查验,外市驾乘人员还需出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办理登记手续,并与校内人员对接后方可进入校园,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配合完成消杀工作。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后1小时内,以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向师生员工发送《校园突发疫情情况告知书》,简要告知突发疫情及重点注意事项、后续工作安排等,及时通知校外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未发布校园疫情信息前,不得通过网络等公开发布校园疫情 信息。

协助开展流调溯源和风险人群排查

第一时间配合属地疾控机构开展流调溯源,调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行动轨迹,开展传播风险评估,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协助排查追踪高风险人群,包括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等,开展传播链条分析,研判疫情动态进展。如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还在学校,应第一时间管控,启用设置的临时留观室进行隔离,立即联系属地防控部门转运至校外集中隔离点,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如相关人员目前不在校内,也应立即向属地防控部门和学校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

高效开展核酸检测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要求在集中隔离场所进行;其他师生员工由学校统一组织至采样点集中进行。学校集中采样点宜多点设置,由疾控专业人员评估后启用。加强现场组织管理,确保有序开展,避免人员聚集,并督促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可结合使用新冠抗原检测。使用抗原试剂盒自测阳性者应立即报告学校,学校立即将其转运至校园内应急隔离室,进一步开展核酸检测,并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

及时调整教学运行

根据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意见和教育主管部门安排,暂停线下授课(含实验课程),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规将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培训);必要时可采取临时停课等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安排。具体时限根据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

健康管理与监测

根据流调和风险排查结果,对师生员工进行分类健康管理。新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者)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进行立即转运、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一般接触者应做好登记,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和个人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间原则上不外出。在校师生员工加强每日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对防疫一线人员和工作志愿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睡眠休息。

校园消杀与环境管理

参照《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对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公共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加强通风消毒;停止使用中央空调、箱式电梯,及时清除消毒剂残留;严格加强生活垃圾消杀,日产日清,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校内大型建设施工现场实行闭环管理,施工人员与校园实现物理隔离。

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发生校园疫情时,及时提供线上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渠道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舒缓师生心理压力,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心理“次生灾害”,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学校要发挥“家庭-班级-学院-学校”四级网络作用,组建心理个案重点关怀专班,对目标人群分类分层次开展精准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校园封闭管理实际,面向全校师生和校外隔离学生,开设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师生心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对于集中隔离人员,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及时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讲教材,介绍可利用的心理服务资源,引导其缓解压力,在有需求时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宿舍/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对利益相对受损的群体进行心理疏导。

后勤保障与服务

做好餐饮保障,为师生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严格食材供应渠道管控,保证食材供应质量、持续可靠、可追溯;严格监管采购、验收、食品加工过程、食品销售、留样和餐饮器具消毒等重点环节;从严加强生活服务保障人员健康管理。学校实行校园“封控”的,食堂供餐应当立即停止堂食,并采用无接触式配送;实行校园“管控”的,食堂供餐应当采取:错峰就餐、单向流动、保持一米线,错位落座、减少交谈,提倡自带餐具、提供打包服务,即买即走,减少聚集。提供充足的洗手消毒设施,配备洗手液。

做好防疫物资供应,向师生员工提供体温计、洗手液、口罩、消毒液等必要疫情防控物品。做好生活消费品保障,确保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供应有序;做好校内生活消费品价格监控和新鲜水果供应,确保量足价稳,并提供线上订货和无接触配送服务。

按学校防控指令及属地防控指令,及时做好快递服务的管控升级应对,或暂停服务。

学校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十一舆情管控

学校疫情应急处置领导组要及时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通报校园疫情进展与应对措施,校园疫情信息由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发布。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的形势发展变化,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利用校内媒体和官方渠道,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辟谣信息和重大舆情信息等,防止舆情发酵,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十二紧急医疗救助

校园封控和管控期间,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医疗需求。校内建立由疫情应急处置领导组、校医、辅导员、宿舍管理员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医疗救助网,接到求助申请后,与校医务室或定点医疗机构联系、组织会诊和确定诊疗方案。如确需校外就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及时安排就近定点医院就医,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三)校园封闭分级管理降级或解除

根据疫情发展动态和精准防控原则,学校遵循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的决定,降级或解除校园封闭分级管理。

五、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各工作组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严守工作纪律,按照学校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要求,细化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认真、严格、严肃地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其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如实报告有关所在地、行程旅历、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信息。

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学校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以严明纪律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有效落实。学校组织专人进行校园疫情应急处置督导检查,对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对在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中领导弱化、组织不力、履责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直接后果的,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领导责任、工作责任、监管责任,对典型问题严查快办,及时公开通报曝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友情链接:

安徽省政府 安徽省教育厅 淮北市政府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市教育局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Baidu
sogou